中标政联(北京)标准化技术院 注册
中标政联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标准起草 标准立项 标准参编 标准宣贯
首页 > 新闻资讯 > 185 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筑牢产业升级与民生保障新基石

185 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筑牢产业升级与民生保障新基石

来源:中标政联
发布日期:2025-08-01
关键词:国家标准,安全生产,职业健康,智能家居,标准化改革
8 月 1 日起,GB 17918-2025《港口散粮装卸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等 185 项国家标准正式落地实施,涵盖安全防护、职业健康、智能家居、能源计量等多个领域,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支撑。这批标准包含 13 项强制性标准、171 项推荐性标准及 1 项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标志着我国标准化工作在推动产业转型、保障公共安全、优化民生服务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一、安全防护与职业健康:从生产一线到劳动者权益

在安全生产领域,GB 17918-2025《港口散粮装卸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针对粮食仓储运输中的粉尘爆炸风险,明确装卸设备的防爆设计、监测预警等技术要求,填补了行业标准空白。该标准由应急管理部归口,通过规范设备选型、工艺流程和应急处置流程,预计可降低相关企业事故发生率 30% 以上,为粮食产业链安全运行提供 “硬约束”。


职业健康领域,GBZ 336—2025《职业性腕管综合征诊断标准》首次明确该职业病的医学判定依据,将 “手部麻木、疼痛” 等症状与工作时长、操作姿势等职业因素关联,为劳动者维权提供科学依据。标准实施后,预计每年可新增约 2 万例职业病认定案例,推动企业改善工位设计和工效学管理,从源头降低职业伤害风险。

二、智能家居与产业升级:技术规范引领市场变革

智能家居行业迎来里程碑式标准 ——GB/T 45231-2025《智能床》正式实施。该标准由 52 家头部企业共同起草,首次定义 “智能床” 概念,要求产品具备人机交互、数据采集等核心功能,并对安全防护(如童锁、防挤压设计)、环保性能(甲醛释放量 A 级≤0.03mg/m³)提出强制性要求。以爱梦集团为例,其旗下舒达品牌产品已提前满足新国标,预计到 2026 年我国智能床市场规模将突破 40 亿元,新标实施将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向技术研发和用户体验聚焦。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GB/T 31952—2025《企业信用档案信息要求》规范信用信息分类与共享机制,通过统一数据元、代码集和交换接口,打破 “信息孤岛”,为跨部门协同监管提供标准化支撑。该标准与《公共信用信息系列国家标准》形成互补,预计到 2026 年可实现全国企业信用数据覆盖率超 95%,助力构建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的信用生态。

三、能源与物流:绿色转型与效率提升双轮驱动

能源领域,《燃气 —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标准通过设定供电煤耗率等指标,推动电力行业节能降碳。以某发电集团为例,实施该标准后,单台机组年节煤量可达 1.2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3.5 万吨,为 “双碳” 目标提供技术路径。


物流行业同步迎来标准化升级,《物流中心分类与规划基本要求》引导物流园区合理布局,降低仓储成本;《车用起重尾板安装与使用技术要求》规范装卸设备安全操作,预计可提升物流配送效率 15% 以上,支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建设。

四、标准化改革:从 “制标” 到 “用标” 的全链条优化

为确保标准落地实效,市场监管总局同步推进标准制定流程改革,建立公开征求意见平台,赋予技术委员会委员提案权,形成 “公众参与 - 意见反馈 - 标准完善” 的闭环机制。例如,在《智能床》标准制定过程中,通过线上征集到 3000 余条消费者建议,最终将 “夜间模式噪声≤30 分贝” 等需求纳入技术指标,体现 “标准为民”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