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政联(北京)标准化技术院 注册
中标政联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标准起草 标准立项 标准参编 标准宣贯
首页 > 新闻资讯 > ISO/IEC 29158:2025 条码质量测试标准发布 引领工业识别技术升级

ISO/IEC 29158:2025 条码质量测试标准发布 引领工业识别技术升级

来源:中标政联
发布日期:2025-09-15
关键词:DPM 条码,倾斜同轴照明,工业检测精度,国际标准升级,智能制造
2025 年 3 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发布 ISO/IEC 29158:2025《自动识别和数据捕获技术 直接零件标记(DPM)条码质量试验规范》,正式替代 2020 年版标准。作为全球制造业自动化产线质量控制的核心技术规范,新版标准通过引入倾斜同轴照明(TCL)等创新技术,显著提升复杂表面条码检测精度,为工业 4.0 时代的智能识别体系提供关键支撑。
标准核心升级:三大技术突破破解检测难题
与 2020 年版本相比,新版标准在检测方法上实现三大革新。在分级体系方面,将连续分级定义迁移至 ISO/IEC 15415 标准统一规范,强化了标准间的协同性;数据处理上采用强制向下取整的舍入方法,使检测结果更严谨可靠;最具突破性的是新增倾斜同轴照明(TCL)配置,有效解决高反光、曲面等复杂表面的条码识别难题。
标准明确规定六种典型光照方案,包括垂直同轴照明用于高反射材料检测,漫反射离轴照明处理表面不平整标记,四方向照明均衡检测各向异性标记等。在汽车零部件检测场景中,采用 TCL 与四方向复合照明方案,可消除发动机缸体等金属表面的镜面反射干扰,使识别成功率提升至 99.7% 以上。
技术细节:从设备要求到流程优化的全链条规范
新版标准对检测设备提出明确技术指标:工业相机需具备≥5MP 分辨率和≥70dB 动态范围,照明系统必须支持全部六种光照模式。在检测流程上新增虚拟 90° 相机位置验证环节,通过数字化模拟减少物理相机位调整时间 30% 以上,大幅提升生产线调试效率。
标准还细化了图像调整关键步骤,要求使用双孔径确定网格中心点反射率,建立反射率直方图并确保平均光强满足 Rmin≥15%。这些技术参数的标准化,使不同厂商的检测设备能获得一致的质量评定结果,为跨企业、跨地区的供应链协作扫清技术障碍。
产业影响:夯实智能制造的 "数字身份证" 基础
DPM 条码作为工业产品的 "数字身份证",其质量直接影响智能制造全流程的数据可靠性。新版标准的实施将推动三大产业变革:在汽车制造领域,助力动力电池追溯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在航空航天领域,提升发动机核心部件的质量追溯精度;在电子制造领域,为芯片封装环节的微型标记检测提供统一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 JTC 1/SC 31 技术委员会指出,该标准通过统一全球工业记录仪技术规范,使制造业数据采集误差降低 40%,每年可为全球产业链减少损失超 20 亿美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专家表示,标准与我国正在修订的《商品条码印刷适性试验》国家标准形成技术呼应,将加速国内智能制造标准与国际接轨。
作为自动识别技术领域的基础性标准,ISO/IEC 29158:2025 的发布标志着工业条码检测进入精准化、智能化时代。随着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转型,这一标准将成为打通设计、生产、物流全链条数据的关键技术支撑,为 "万物互联" 的工业互联网构建可靠的识别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