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政联(北京)标准化技术院 注册
中标政联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标准起草 标准立项 标准参编 标准宣贯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成立 筑牢能源产业升级技术基石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成立 筑牢能源产业升级技术基石

来源:中标政联
发布日期:2025-09-19
关键词:石油标准化委员会,新兴产业标准,绿色低碳规范,专家库机制,国际标准对接​
9 月 16 日,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标志着我国石油石化行业标准化工作进入市场化协同发展新阶段。这一国家级行业标准化组织的诞生,将聚焦新能源、碳捕集、智能油田等新兴领域标准制定,填补现有标准体系空白,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当前,石油石化行业正处于传统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期,现有标准体系难以覆盖页岩气开发、氢能储运等新兴领域。数据显示,我国石油行业新兴业务领域标准缺口达 42%,导致企业技术研发和市场准入缺乏统一规范。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会长在成立大会上指出:“委员会的成立是破解‘标准滞后于产业’矛盾的关键举措,将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新成立的标准化委员会采用 “1+N” 组织架构:设立由 600 余位专家组成的核心专家库,涵盖油气开发、新能源、环保等 12 个专业领域,其中两院院士占比达 5%,教授级高工超过 30%;同步审议通过《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创新建立 “快速响应、动态修订” 机制,将标准制修订周期缩短至 12-18 个月,较传统流程提速 50% 以上。尤为重要的是,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通团体标准与国家标准的转化通道,提升标准权威性和实施效力。
在重点任务布局上,委员会首批锁定三大技术方向:一是绿色低碳领域,制定油气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CCUS) 技术规范,对接 ISO 20790 国际标准框架;二是新能源融合领域,建立风光制氢、油气田风光互补开发等跨界标准;三是智能装备领域,规范油田物联网设备接口、数据传输等技术要求。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专家表示,这些标准将填补国内空白,部分指标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次标准化委员会的创新之处在于市场化运作机制。与传统行政主导的标委会不同,该委员会采用 “产学研用” 协同模式,允许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提出标准立项建议,通过 “立项答辩 + 公示反馈” 机制确保标准实用性。圣达因等参会企业代表认为,这种机制能快速将技术创新转化为行业标准,增强我国石油装备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标准对接方面,委员会将承接油气行业国际标准服务站职能,深度参与 ISO/TC 67(石油设备材料技术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活动。依托我国在非常规油气开发领域的技术积累,推动中国实践转化为国际标准,提升行业国际话语权。
按照工作计划,委员会将于 2026 年完成首批 15 项重点团体标准制定,涵盖页岩气开采环保要求、LNG 船用材料性能等关键领域。业内专家预测,标准化体系的完善将降低行业交易成本约 18%,推动新能源业务市场集中度提升,加速形成 “标准引领技术、技术带动产业” 的良性循环。
随着标准化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将实现从 “规模扩张” 向 “质量效益” 的转型跨越,为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